今年1月底,湖北省發改委網上辦事大廳正式上線運行,2月份點擊量相當於過去9年的總和
      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在“先照後證”基礎上推出“四證聯辦”,辦證時間由3周縮至2天
      今年1至7月,湖北省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48.6萬戶,位居全國第三、中部省份第一
      “幾十分鐘就幫我辦好了營業執照,創業準備時間至少省了一半。”近日,湖北東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東明在該省工商辦證大廳領到營業執照,難掩激動的心情。這是湖北省實施“先照後證”登記制度改革後,省工商局辦理的首份企業營業執照。
      “登記制度改革前,我要先到文化主管部門核發營業性演出許可證,然後才能辦理營業執照。辦理證照耗時長,且沒有營業執照會影響到公司經營。”王東明說,現在先拿到了執照,公司可以先做經營的相關準備工作,一旦獲得文化部門批准,就可開展業務。
      這一政策紅利迅速在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發酵”,該區在“先照後證”基礎上再加碼,推出“四證聯辦”。過去辦齊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和批准證書(針對外資企業)等“四證”,最快3周。“四證聯辦”後縮短至2天。而“先照後證”則針對大部分需要審批的項目,允許“先有蛋後有雞”——即先成立公司,再審批。除金融等11個特殊領域的事項外,其餘146個前置審批項目全部改為後置審批。“這些措施進一步降低創業門檻,民間創業熱情出現井噴。如今示範區平均每個工作日誕生24家新公司,同比增長57%。”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張文彤介紹說。
      省級行政審批減少到286項,精簡幅度達89%……湖北也由此成為省級行政審批事項“最少的省”。“不是行政審批項目少,服務環境就一定最優。”湖北省常務副省長王曉東告訴記者,湖北深化改革從“三聯清單”破題,政府做減法,市場做加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當好市場秩序的“裁判員”和改革創新的“守護者”,充分釋放制度紅利。
      今年1月底,湖北省發改委網上辦事大廳正式上線運行,2月份點擊量相當於過去9年的總和。目前,包括行政許可、非許可審批、行政確認、行政備案、專項資金分配、行政服務及其他權力等7大類166個項目,已全部實現網上全程辦理,網辦比例達到88.7%。該省發展改革委主任李樂成說:“簡政放權不是數字競賽,我們就是要通過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將資源配置的權利還給市場,讓市場‘無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統一在加快經濟發展的結合點上。”
      9月30日,一個更大的聯審平臺——湖北省級投資項目聯合審批平臺將正式上線,將住建、國土、水利等19個省直部門的相關審批業務整合到一個平臺上,實行“同步受理、同步辦理、限時辦結、互抄互告、信息公開”,較好地解決行政審批互為前置、相互推諉的問題。湖北省編辦主任岳勇說,“下一步,我們還將督促各地各部門逐項抓好銜接落實,建立市州縣統一平臺,切實解決行政審批事項權責不相匹配的問題。”
      一方面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規範和優化行政審批管理,鼓勵創新與創業;另一方面,湖北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履行市場監管職能,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推進市場監管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
      湖北省副省長甘榮坤表示,《湖北省行政審批事項目錄管理辦法》已經制定,在全國率先編製了升級行政權力和政務服務事項目錄,初步實現了“目錄之外無審批”。“我們還從行政體制創新和政府職能轉變入手,積極探索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並對權力運行的每個環節開展廉政風險評估,共設置了5500多個廉政風險點。”甘榮坤說。
      中介機構與行政機關脫鉤不徹底,借用行政權力獲取不當利益,是影響經濟發展環境的一個問題。湖北省發改委副主任肖安民告訴記者,“全省將改革社會組織登記制度,對行業內商會類等社會組織,實行直接到民政部門登記。”同時,繼5月清理103項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後,又對省直14個部門涉及的30個投資項目前置中介服務事項進行了規範並對審批時限明確“限時”。調查顯示,落實企業自主選擇中介服務的權力,僅此一項每年可減輕企業負擔近千萬元。
      發展環境的優化,充分激發了市場活力和投資熱情:今年1至7月,湖北省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完成13536.2億元,同比增長20.8%。其中,民間完成投資9450.18億元,增長24.5%;全省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48.6萬戶,位居全國第三、中部省份第一。(記者 魏勁松)  (原標題:湖北:改革加碼 環境優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75snycq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