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記者 楊育才
  今年我國預計將有超過40萬留學生回國就業。由於和2015年國內750萬大學畢業生“疊加”,加之求職時間較晚,以及期望薪資較高等因素,2015年或成海歸“最難就業季”。
  現象:求職方向一換再換
  2012年在申城一所大學本科畢業之後,蔣穎(化名)並沒有選擇就業,而是直接申請了英國的一所大學讀研。從語言預科到傳播學的研究生課程,蔣穎在英國度過了2年時間。
  今年7月畢業回國後,蔣穎向申城的媒體、國內外的駐滬媒體機構投過十幾份簡歷,但都石沉大海。“傳統媒體幾乎都不再要新人了,新媒體對技術人才的需求似乎遠遠高於學新聞傳播的。”
  無奈之下,蔣穎開始調整求職方向,企業的公關、媒介崗位也成了她關註的重點。不僅如此,她的期望薪資也出現了鬆動,從剛回國時的年薪25萬元以上,降到20萬元以下。“下半年應該是工作機會比較多的時候,再等等看吧。回來‘海待’個半年還可以,但要是‘閑置’一年,壓力就大了。”蔣穎苦笑著告訴記者,如果到年底還沒有意向,她可能還得再降降“身價”。
  把脈:成本高、能力不過硬
  海歸曾經頗有競爭優勢。昨日,一家外資銀行的人力資源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回國就業的留學生,大多是本科畢業就出國留學,在國內沒有工作經驗;在國外學習期間,因為學習時間短或者當地政策原因,也難得有實習機會。
  中智上海招聘服務中心總監朱詩勃則認為,在目前市場上一些專業技術型強、直接上司是老外的職位競爭中,留學生還具有較強的優勢,特別是市場、產品、財務等專業。不過,和優勢相比,海歸在就業市場上的劣勢似乎更為突出:“就我們接觸的案例來說,用人成本太高,容易跳槽,個人能力不過硬,這是用人單位拒絕海歸的主要原因。”
  此外,對於海歸求職來說,時間上也有不利因素。朱詩勃說,國內招聘季一般集中在9月至12月,而此時海外留學生無論本科還是研究生,課業都還比較繁重,他們要等到第二年才能參加招聘會,因此會錯過一些招聘機會。
  破題:海外實習經歷很被看中
  那麼,海歸該如何破解自己的求職難題呢?
  對此,朱詩勃認為,留學生應該儘早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增加與求職目標相關的實習和打工經歷。“我們一位姓沈的實習生,在美國新澤西有9個月的學習與實習經歷。最後,他拿到了3個錄用通知。”
  根據中智提供的數據,在留學期間有實習、打工經歷的海歸,目前工作的平均年收入為16.7萬元人民幣,比沒有工作經驗的14.6萬元高出2.1萬元。
  朱詩勃還表示,留學生回國就業,還應適當提前求職的時間。如果能夠在回國前6個月就開始找工作,就能把握主動權,一方面積极參与國內校招季,另一方面積累求職經驗,瞭解就業行情。  (原標題:40萬海歸明年或遇最難就業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75snycq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